有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的好人好事。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得到国家和市级主要媒体报道,并产生广泛影响。(2分)
一、我校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的好人好事
(一)2021年,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国本科高校15家);
(二)2021年,彭章友荣获教育部地方高校优秀教务处长;
(三)2021年,顾晓英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
(四)2021年,叶志明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概论”团队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五)2022年,“大国方略”系列品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共100项);
(六)教发中心:第一届、第二届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首次入围国赛获三等奖。第五届市青教赛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七)评估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全国质量保障联盟优秀质保案例;
(八)2022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项;
(九)2021—2022年,体育学院尹默林老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十)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彭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十一)期刊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集体);
(十二)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总体室荣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十三)教务部顾晓英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
(十四)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杨帮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十五)材料学院姚美意荣获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十六)理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团队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十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
(十八)国际部和理学院大学物理团队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十九)悉尼工商学院胡笑寒、理学院孙丽宁、上海美术学院毛冬华、通信学院安平等4人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
(二十)力工学院彭妙娟、材料学院李文等2人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二十一)研究生院姚蓉家庭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最美家庭;
(二十二)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李雪夫妇和计算机学院王冰夫妇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
(二十三)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碱教授荣获上海市“为师为人为学”重点宣传先进典型;
(二十四)外国语学院冯奇教授获得“上海市十佳教育世家”荣誉称号;
(二十五)微电子学院张建华教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二十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忠鸣教授入选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
(二十七)张统一院士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蓝箭副主席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先进个人”;
(二十八)意大利籍教授马可·穆勒喜获“白玉兰纪念奖”,成为我校第11位获此荣誉的外籍专家。
二、宣传思想文化方面得到国家和市级主要媒体报道并产生广泛影响
我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最早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高校之一,坚持守正创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与时代同向,融入大格局,拓展大视野。我校注重用活用好校史的红色资源,搭建育人的实践平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实施校史工程,出版了“百年上大,红色传承”系列丛书建设红色学府的溯园和校史馆。积极参与专题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等陆续播出《琼崖纵队》《红色学府》《惊涛》等校史纪录片和专题片,校史大电影《星辰大海》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推出建校百年宣传片《百年上大》,扩大社会宣传,建构上海大学新记忆。与全国各地红色场馆联合开展“久久溯源 百年传承”系列活动,通过新闻报道、主题活动和举办学术论坛,共襄上海大学建校百年。与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共同策划建校百年祝福推文,阅读量破10w+,社会反响热烈。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评选,“溯园”等28项获评第六届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梳理汇编《文化育人 溯源•传承》上海大学校园文化品牌成果册,溯源育人初心,传承优良传统。
我校作为全国文明校园代表参加上海市“展新时代风采 育文明新风新貌——学习二十大精神文明创建见行动”主题演讲。组织报送3项上海市精神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特色项目,1项校园文化主题月示范项目;开展国家安全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粮食安全宣传等主题活动;参与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上海大学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项目获市级立项并参与全国评选。
我校注重推进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完善内容生产的策采编审发全过程管理。建设“人民号”“央视频”“学习强国号”“视频号”“天目号”“抖音”“B站”等新媒体学校官方号矩阵,联合新华网、澎湃、天目等开展媒体融合传播,开展纪念建校百年等重要活动的大型全媒体直播。我校获评2022-2023年度中国大学官微百强、2022-2023年度全国优秀高校可视化融媒团队;学校官方微信在上海高校排名多次进入前四;人民号2023年各月度影响力排名多次进入全国高校前十,最好排名全国第三;首创融媒工作室,联合新传学院建立“新青年”融媒体工作室。教务部统筹策划“一学科一课”之微电子学院思政选修课“中国芯路”。2022年,为精准有效第一时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冒着热气”又接地气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育教学,教务部联袂环化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美丽中国”和“能动天下”两门思政选修新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院士开讲“能动天下”第一课。面临疫情教务部策划“云上思政”公开课、直播课等,第一时间开好疫情下的思政大课,得到新华社、《解放日报》等报道。
我校持续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宣传阐释和转化,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立项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结合试点课程58门+26门,组织微课比赛等,落实立项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设“红色传承”系列思政选修课5门,校领导多次在上海市重要会议交流发言。学校继续推进课程思政领航校建设,强领航学院、领航团队和领航课程,建好44门校级示范课程,编好上海市6部课程思政教学指南。2022年,我校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本科课程9门、研究生课程4门)、教学名师3名,课程示范团队11个。
我校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和深度合作,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新闻宣传。协助推进学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战略合作,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上海大学2500余次。新华社、《文汇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和学习强国等多次报道上海大学红色传承系列课程。我校站立主流平台圈,持续构建红色文化社会认同,校史纪录片《红色学府——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在“学习强国”平台主站上线。《新华日报》刊登《邓中夏在上海大学的办学经历与革命实践》,弘扬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辉典范。纪录片《李硕勋》《何挺颖》《归来》《大师列传》在央视播出。2023年10月23日下午,由我校党委宣传部指导,秋白书院、社会学院承办的以“百年青春,炽热你我”为主题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放映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伟长楼顺利举行,电影《觅渡》围绕我校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教师主线讲述。2023年11月17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智库大讲堂2023年第四讲《国际关系中“文化领导权”的转移》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本次讲座围绕“剑与笔、‘霸权’还是‘领导权’、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的语境、文化领导权的行使方式”四方面内容展开;强调要将文化领导权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我校通过国际学生志愿者、学生第一人称讲述“我在上海过春节”、中国抗疫故事、原创音乐为第二故乡上海加油等形式,讲好上大留学生在上海的故事,中国日报、上海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报道学校建设发展成果及重大活动,不断助力国际传播。我校借船出海,主动服务国家文化传播战略,在市委外宣办指导下,不断拓宽外宣传播渠道。参与“Z世代唱响中国,讲述申城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策划系列短视频作品,拓宽国际化传播新路径;联合“寻找古诗里的春天”“Z世代唱享中国”等系列短视频创作,联动市外宣办进行全网推出。协同创作,激活“Z世代”青春动能联合主办“Z世代唱享中国”系列活动,组织“Z世代”青年参与“Z世代唱享中国”启动仪式暨首期培训班;鼓励中外学生走进工博会、进博会,用镜头记录他们眼中的上海;积极挖掘国际师生榜样,讲好学校国际化故事和发展成绩。2023年5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介绍中国同中亚国家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的成果时指出,“曾在上海大学学习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克丽丝,同中国搭档创作的动画短片《新中国之歌》走红网络。”该短片一经推出即刷爆全网,微博热搜话题阅读突破6000万,累计获得64亿次播放量,19万次点赞量,覆盖9亿人数,121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12月,新华日报高端访谈开篇第一期,记者与摄制组特意来到上海大学,对校党委书记成旦红进行了专访:《一种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新华日报对话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就是信仰的力量。2021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聚焦上海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以《溯源初心恰风华 百年传承再出发——上海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精神力量》《在历史长河中诵读『青春』》《讲好有“温度”又有“智慧”的党史课》为题在第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版面整版报道。
我校加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登了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同志的署名文章《“四史”学习融入思政课堂 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本科生包思憶作为唯一青年代表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完成2021-2023年度(第三届)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中期考评,修订《2021版上海大学文明单位评估指标》,完成2021-2023年度上海大学基层文明创建考评工作。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最佳结对、特色项目、最美人物系列评选;开设“传扬大学精神,引领文明风尚”网上专栏,全面展示和集中宣传近60家单位文明创建的成果风采。2023年8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公布了第25届(2022年)上海市青年文明号认定集体名单,我校一站式服务中心、后勤保障部宝山校区饮服中心获评“上海市青年文明号”。
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绩优异,并产生广泛影响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校始终以建设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学为己任。以新理念、新方法引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依托我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重点支持基础扎实、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课程建设与改革,让优的更优、强的更强,为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我校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深度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推进科教深度融合,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1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1〕66号),我校共有20门课程被认定为2021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优质在线课程2门,线下课程7门,线上线下课程7门,虚拟仿真课程2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门。本次学校被认定的课程数位居沪上高校第3位,市属高校第1位。金融学等1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获得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4本教材入选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彭章友被评为全国榜样教务处长。2023年10月30日-11月2日,第十六届环球教育全球峰会(2023 Eduniversal World Convention-16thedition)在斐济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揭晓了2023年“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2023 Eduniversal Best Business Schools Ranking)。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在“两片棕榈叶(2 PALMES OF EXCELLENCE)”学校中排名第一,位居中国大陆第29位,较2022年上升5个位次。
我校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订课程思政领航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国本科高校共15家),叶志明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概论”团队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2年,“大国方略”系列品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共100项)。教务部统筹策划“一学科一课”之微电子学院思政选修课“中国芯路”。2022年,为精准有效第一时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冒着热气”又接地气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育教学,教务部联袂环化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美丽中国”和“能动天下”两门思政选修新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院士开讲“能动天下”第一课。开设“红色传承”系列思政选修课5门,校领导多次在上海市重要会议交流发言。4门课程获评党史结合示范课程。2024年1月5日,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我校申报的《重实践、跨学科、高挑战:生命系列课程群2.0的建构与实践》等13个项目获得立项,获批立项数仅次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位居上海市高校第三。我校共有24门课程被认定为2023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累计89门课程被认定为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本次学校被认定的课程数位居沪上高校第4位,市属高校第1位。
2021年4月25日,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暨首届未来乡村论坛举行


2021年5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登成旦红书记署名文章

2021年9月,上海大学教师获评2021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重点宣传先进典型

2021年11月15日,李大钊清廉家风代代传——上海大学举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2021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报道上海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精神力量

2022年1月14日,上海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2022年2月,“大国方略”系列品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2022年9月27日,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建华教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2022年10月9日,上海大学刁秋宇同学获评“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2022年11月29日,吴明红院士走进“能动天下”思政第一课

2023年2月25日,《文汇报》报道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成立

2023年,上海大学16个学科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全球前500名

2023年5月17日,上海大学留学生创作的《新中国之歌》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赞许

2023年6月,上海大学包思憶同学获评2022年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2023年10月23日,百年青春 炽热你我——电影《觅渡》走进上大放映交流会顺利举行

2023年10月30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在2023年Eduniversal“全球最佳商学院”中位居中国大陆第29位

2023年12月4日,上海大学课程获批202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