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14 学生工作

    创建时间:  2024-01-31  韩晓霞    浏览次数:


    开展文明班级创建和诚信教育。学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学风考风良好。(1分)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本科生书院建设改革和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为重点,系统推进价值教育、荣誉体系、信息化保障三大改革,夯实身心健康、学业发展、资助育人、国防教育四大阵地,抓好学生班级和社团领袖、辅导员标杆和工作室负责人,依靠副书记、副院长和辅导员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

    我校卓越班级创建活动坚持一个任务——立德树人,围绕一个中心——学风,聚焦两个主体——班级和班长,用好两个阵地——易班和校园,做好六个方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社会实践、网络文化与特色项目,实现一个目标——以优良班风带动优良学风、校风建设。2022年,班级建设从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完成全校660个班级编码工作,编写印发《上海大学班级建设管理办法》,设立包括学风优秀示范班、卓越班级、卓越班级提名、卓越班长、卓越班长提名、优秀班委六大班级荣誉奖项,组织召开卓越班长论坛,开展卓越班长专题培训,凝练可在全校范围内起到推广和引领示范作用的班级建设优秀经验和实践案例,完成《上海大学班级建设指南》初稿编撰工作。每年开展百余场答疑辅导活动、10余期“不亦乐乎下午茶”、20余期“朋辈故事汇”,参与师生近万余人次。本科生学术论坛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参与者学历本科生全覆盖,投稿量从2018年的158篇到目前的526篇,增幅达到240%;累计申报论文2000余篇,3000余名本科生参与学术论坛,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历时四个月完成了本科生学生手册修订工作。连续举办“上海大学十大学术进展”,展现我校“双一流”学术建设成就。践行“五五战略”,营造创新学术氛围,凝练卓越学术文化,持续鼓舞上大人继续追卓越、创一流勇攀科技高峰。20234月,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启动会,全面修订5821份课程教学大纲,实现OBE理念全覆盖。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校及各二级单位全面开展自评自建的“五问五答”,制定、修订制度80余项,优化“一核一环两支撑”的质保体系,形成了“追卓越,创一流”的质量文化。

    发布了2021年度《上海大学本科生学生发展报告》,总结梳理了2021年度本科生发展状况。202333日,发布了《2021-2022学年上海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全面总结和客观展示了学校2021- 2022学年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202414联合编制、审校完成《上海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除此之外,我校通过新生入学教育、首日教育等专题学习机会,坚持进行诚信教育,努力使广大师生形成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通过讲座、论坛、案例宣讲等形式,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强化育人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技术支撑。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1)

    我校积极开展网络育人,筑牢网络主阵地。学生工作办公室牵头本硕博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新系统202211月顺利上线,整合了各部门学生信息,优化学生使用界面和管理界面,用新管理逻辑提供了班级建设的信息基础,改善了基本信息查询功能、勤助管理功能、奖学金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证明打印功能。同时,优化了在读证明、火车优惠卡业务、保险购买理赔的办理流程,提升学生事务办理效率。依托团学组织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持续性开展党史宣传工作。加强多部门、各版块联动宣传,注重发挥上海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分站的作用,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引领的有益实践。202311月10日,我校教务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举办“信创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落成典礼暨高校信创应用育人研讨会”会上宣布C422信创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正式落成各企业联合出资成立“上海大学信创发展教育创新基金”。

    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打造符合研究生话语体系的内容输出,围绕网络思政育人核心,推动实现育人全过程、影响全方位、传播全效能。协助制定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编发简报、专报、学习热议稿,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开展宣讲60余场。推进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完善内容生产的策采编审发全过程管理。建设“人民号”“央视频”“学习强国号”“视频号”“天目号”“抖音”“B站”等新媒体学校官方号矩阵,联合新华网、澎湃、天目等开展媒体融合传播,开展纪念建校百年等重要活动的大型全媒体直播。学校官方微信在上海高校排名稳定在前6,多次进入前4。人民号2022年的各月度影响力排名多次进入全国高校前10,最好排名全国第3202339日,我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联合策划,制作推出一批传播度广、影响力大、内涵性深的优质融媒体产品,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上海经验;共同挖掘上海及长三角区域考古、文博、非遗等文化资源,培育文化新项目;在影视产业链条延伸、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深度拓展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相关科创资源,协同搭建科创新平台,为开展国内国际传播提供技术支撑。2023126日,我校成功举办AIGC与智能媒体高峰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20位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上百位师生在线上线下共同与会。会议围绕AIGC与智能媒体生态变革、传播风险与治理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高质量、高水准的探讨。与会专家分享了该领域前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共同展望智能媒体的崭新未来。

    我校为上海市易班建设示范高校。以易班网为载体加强网络思政教育,2022年增加易班优课课群128个,组织了42个思道法课程易班网络授课,11月举办了2022新生班级风采大赛,17个班级通过易班平台参加竞赛,2个班级进入上海市复赛。

    心理健康教育有课程、机构、人员设施保障,通过评估并达标。(1分)

    我校重视心理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建有心理辅导中心,于2018年和2020年先后成为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督导点和秘书处,2022年成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中心现有咨询室12间,专职咨询师13人(其中博士5人),达到1:3000的师生配比,所有咨询师均具有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专业资质。目前心理辅导中心拥有400平米独立的工作场所以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督导培训等服务,配有沙盘室、档案室、音乐放松室等,并在校工会支持下购置了身心放松设备。这些基础设施保障了上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运作,目前机构运转良好。我校整合全校资源,结合学生需求和教师特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目前开设的课程包括《爱情心理密码》《大学生情感认知》《大学生素质拓展》《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与调适》《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与人生》等。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工作团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组织心理工作室联盟进行心理弹性成长小组团体辅导的方案研发,并开展30场团体辅导活动。我校心理辅导中心根据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已于2011年通过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并达标。

    校部分专业开设心理学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如管理学院、社会学院等。其中管理学院许科老师“心理学基础”获评国家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各院系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47门心理健康通识类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建立学院心理辅导员队伍。在新生入学后,启动心理健康普测。完善心理咨询、信息报送、干预管理、危机处理以及后续跟踪的工作流程。建立本科生心理工作三级网络、搭建PIM心理中心预约机制,组织专业人士编写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手册,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相关培训等措施切实落实好心理育人工作。学校获评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培育中心,3人获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10年贡献奖。完善各院系研究生安全稳定三级网络组织开展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专题培训,完善研究生心理育人工作机制。开展“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季”,提高谈心谈话水平及发现解决问题的工作效率。成立研究生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室(培育),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以建设市级示范中心为契机,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全面推进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培育)基地建设(已经提交示范中心验收报告);“建设‘1+N+N’”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入选“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培育项目”(全市18项)。荣获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优秀组织奖和心理健康主题海报一等奖;设立上海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上海大学服务点;依托社区心理工作室打造一系列“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家长“微”课程,促进全员育人。

    校加大对心理咨询理论实践与医教结合双轨并驱的系统专业培训。举办4期心理咨询师临床见习班,为上海市40名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精神科临床见习培训;作为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的骨干单位和培训基地,举办了8期“释梦研讨班”与“移情研讨班”,持续为心理咨询从业者提供专业督导;作为示范培育中心,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举办“正念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线上培训工作坊,上海高校20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云端共享正念知识盛会。2023113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校2023-2024学年第二次政工干部学习会暨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推进会在J103举行。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体系。学生资助制度健全规范,资助育人工作推进有力。(1分)

    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核心要求,坚持以国家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了以“五轴联动、知行合一”为理念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机制体制,联动校内各部门,开展修订《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管理办法》、《上海大学在校学生自主创业认定暂行办法》等工作。加强双创教育。完善双创生态。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产学研创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链式”服务体系,深入构建“园校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学业+产业+创业+就业”四业并举的双创“链式”服务体系。2022年获批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A级,协同各部门申报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我校共338支团队共计1066人次报名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智慧城市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电子设计竞赛共19支团队获得省市级及以上奖项,其中1支团队获全国二等奖,2支团队获全国三等奖;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1支团队入围决赛并获全国三等奖;双碳创新大赛9支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3支团队获全国三等奖;农林院校研究生科技作品挑战赛有1支团队获全国二等奖。另有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和网络安全创新大赛等4项赛事各有1支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首次培育8个学院层面的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基地;开展上海大学第八届“科创杯”暨2022环上大创新创业大赛,协同工会妇委办好“2022年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策划2022上海市高校“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工作研讨会,相关创新实践育人工作被《学习强国》《上海科技报》等媒体关注报道。学生积极组织参与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身决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创新、创意、创业”上海市赛区二等奖2项,实现历史突破。寒暑期社会实践累计超过500个项目,45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汇聚多类型岗位,推送就业信息2000余条;畅通连接,开设线上面试间、“一对一”指导、咨询热线等方式服务毕业生千余人次;助力生涯规划,线上开启第34届生涯导航季系列活动,满足学生学涯发展需求。2023620日,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顺利举行,其成为校创新、促企交流进就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共赢的“靓丽名片”,推动了上海区域云计算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提升了上海高校师生数字时代综合素养。2023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我校研究生学子共有473支队伍参赛,成绩优异,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0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65项,同时,我校荣获8个主题赛事的“优秀组织奖”。在20234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百强高校中贡献力总排名位列39名,并被评为“十年发展重要贡献单位”。2023我校在系列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数量是往年的3倍,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名获得全国奖项总数同比增长16.5%,连续三年位列上海高校前三名。2023923-24日,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我校在20231028-29日举行的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中,获得3个一等奖,连续两年位居上海高校首位。

    我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服务、资助工作体系。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产学研创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链式”服务体系,深入构建“园校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学业+产业+创业+就业”四业并举的双创“链式”服务体系。2022年获批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A级,协同各部门申报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水平,制定和完善了《上海大学资助工作条例》,以此为基础分别制定了系列资助工作实施办法,从工作体制和资助制度上确保我校资助工作的高效与规范。

    我校资助部门紧密围绕精准资助目标,严格贯彻国家与上海市各项资助要求,聚焦发展性资助,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探索精准资助机制与定制化育人机制建设。困难生认定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量化测评+民主评议”的认定方法,提高了困难生认定的精准性,提高了认定工作的效率,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排序和比较,有利于精准识别。也体现了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出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专项资助工作的通知》,资助6078人次,发放131.405万元,主动发现困难学生,根据学生餐饮费用等大数据,进行隐形资助。作为资助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工助学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劳动育人,培养学生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2021年共有147名本科困难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缓交学费近88.2万元,实现困难生零元报到,无忧入学。开展本科生学费减免125人次,减免金额27.925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956人,资助金额2213.7609万元;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92人,资助金额753.3355万元。开展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发放工作,共发放国家助学金719.753万元,共计2174人。针对河南水灾、山西陕西暴雨、东北雪灾等自然灾害,开展针对受灾学生的临时补助工作,办理临时困难补助7569人次,共计196.876万元,依托大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生活困难学生,发放隐形餐费补助2次共156人,资助金额8.85万元。寒假期间开展为困难生送温暖活动,各类补贴资助4331人次,资助金额80.93万元。发挥勤工助学岗位育人功能,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新增两处二级学院勤工助学点,不断开拓资助育人平台。完成2021-2022学年1942名研究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及1419名同学的研究生生源地贷款审核工作。1523人次研究生助管至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提升管理育人实效。推进研究生新学年14939名大学生医保缴费及4604名商业保险购买工作,做好研究生医疗保障托底。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完善研究生临时困难资助机制,及时发布洪涝灾害、暴雪灾害专项资助工作通知,累计为260位受灾研究生及其家庭发放临时困难补助448500元。20231224日下午,2022-2023年度上海大学“西顿教育基金”奖教学金颁奖典礼在宝山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举行。





    2021年4月30日,上海大学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1年5月10日,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和颁奖典礼在上海电力大学隆重举行

    2021714日,校长刘昌胜院士与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举行

    2021年11月24日沉浸式”团体心理辅导技能提升工作坊举行专题分享活动

    2021年11月26日,上海大学首届创新工作大会拉开帷幕

    2021年11月30日,上海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节暨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月开幕式举行

    2022年2月16日,上海大学举行“引领学风建设,践行大学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

    2022年5月15日,上海大学“互联网+”大赛组委会成立仪式暨工作推进会举行

    2022年9月23日,上海大学本科生书院成立仪式在伟长楼举行

    2022年12月12日,上海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

    2023年3月9日,上海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2023年3月30日,上海大学举行“传承百年荣光 培育时代新人”示范党课暨上海大学“开学第一课”

    2023年4月13日,上海大学书院制及“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会暨本科生书院工作推进会举行

    2023年5月25日,上海大学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研修

    2023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来校作《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学风建设》专题讲座

    2023年11月3日,上海大学2023-2024学年第二次政工干部学习会暨心理健康专题推进会举行

    2023年11月10日,上海大学举办“信创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落成典礼暨高校信创应用育人研讨会”

    2023年12月6日,AIGC与智能媒体高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24日2022-2023年度上海大学“西顿教育基金”奖教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2023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参加“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2023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斩获佳绩

     

     

     

     

     

     

     

     

     

     

     

     

     





    上一条:Ⅱ-13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