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上海大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第五期)

    创建时间:  2024-11-25  韩晓霞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上海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化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坚持抓好理想信念关键要素、精神文明建设关键环节,教育引导全校师生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贡献。

    近期,校党委宣传部(文明办)面向全校各二级单位征集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展示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上海大学校报、文明校园创建网站(https://wmzx.shu.edu.cn)推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典型案例展专栏,并进行巡展。选取30个典型案例,紧紧围绕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彰显教师教育底色、激发青年使命担当、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筑精神文明高地等主题,积极拓展与深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新方式、新路径,有力服务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网上专题展览共分5次推送,一周一期,每期展出6个典型案例。第五期展出案例由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对外联络处、国际部、后勤保障部、图博档党委报送(排序不分先后)。

     

    凝心聚力 传承创新

    ——财务处创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实践探索

    携手标杆榜样,理论实践结合,党建业务互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财务管理、师生服务和人才培养,共创“善于学习、团结合作、实干创新、履职尽责”的文化氛围。

    联建联学,共筑党建新高地。与多家双“优”党支部交流先进经验,共享党建资源,拓宽工作思路,凝聚奋进力量。

    有料有趣,党史校史入脑入心。通过沉浸式党课、情境教学等趣味形式,追忆红色历史,研读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养分。

    传承创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以知促行,提质增效,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以财务处事迹为原型的微电影《财务往事》,荣获上海市教育工会“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金奖。

    “真理的历程——《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学习

     

    联建联学活动——沉浸式微党课“五卅风雷”

     

    传扬大学精神  我为上大“代言”

    ——招生就业处组织优秀学子开展社会实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自2016年始已成功举办九届,累计参与学生达千余人次。

    赓续文化基因,挖掘上大内涵。通过集中培训、大使评选、主题征文等,加强学生对学校红色基因、创新发展的体悟。

    深入以文化人,培养荣校情怀。每年1000余名学生回高中母校讲述上大故事,分享自我成长、传递前行力量、展现学子风采。

    扩大文化传播,打造上大品牌。面向高中、面向社会,以“代言”实践活动为载体,让更多的人认识上大、了解上大。项目获评学校第六届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参与学生回高中母校讲述上大故事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每年评选招生宣传大使

     

    百年百人 校友风采

    ——外联处(校友办)推进校友人物系列访谈

    通过立足科教兴国,攀登科学高峰;坚守教育阵地,坚持为国育才;坚信实业兴邦,投身市场洪流;响应国家号召,展示青春风采等领域取得优秀成果及傲人成绩的校友们的采访及事迹撰写,探寻上海大学的奋斗历程,梳理学校育人成果,展现优秀校友风采。借以激励后辈上大人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上大精神,发奋图强,建功立业,把自我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到国家与民族繁荣大业中去。

    2022年9月28日,校友风采团队采访何志明校友

     

    校友风采采访人员展示

     

    培育知华友华国际人才

    打造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上海大学国际部(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国际学生教育模式,通过知华教育,让国际学生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建多元文化生态格局。

    打造知华教育品牌。打造“知华讲堂”“知华实践”“知华导师”“知华导生”和“知华传播”教育模式。2021年,“上海大学国际学生知华教育模式探索项目”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促进中外学生互学互鉴。2022年成为团中央来华留学工作平台试点高校,开展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践行实践育人、传播中国非遗》获得上海市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优秀案例。

    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以范塑人、以情动人,培育优秀国际学生通过多角度讲述中国故事,多渠道传播上大声音,多次获得主流媒体报道。

    2022年,国际学生逸馨在团中央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总结交流会”上发言

     

    2023年,我校国际师生受邀参加“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

     

    聚焦服务质量  释放育人活力

    ——菊文化节与优质服务月育人实践

    后勤保障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在优质服务月和菊文化节中,以优质服务感染人、优美环境熏陶人,文明形象示范人、丰富实践锻炼人。

    促进多方协同,创设教育实践平台。多方合力,将优质服务月和菊文化节打造成集展示、交流、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后勤特色品牌。开设绿植培养、劳动体验、美食制作、志愿者服务等多元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课程中体会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

    深化文化内涵,强化后勤育人功能。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传承宣扬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对接师生需求,解决校园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打造师生满意后勤。

    菊文化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优质服务月“平安志愿者“团队宣誓

     

    擦亮“爱国底色”  弘扬“科学家精神”

    ——图博档党委践行文化育人系列主题展

    “心系乌蒙情牵千里——钱伟长与毕节试验区扶贫记忆展”、 “钱伟长与文化遗产保护——纪念钱伟长诞辰100周年专题展览”到“青年钱伟长史料展”,图博档党委积极推动“以展育人”的校园文化育人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展现使命担当。落实学校党建方针,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聚焦文化传承,推动以展育人。近十年来举办140余场展览,以“展”育人,搭建学校文化交流平台。

    砥砺报国之志,厚植爱国情怀。通过举办展览,多维度展现老校长为国家事业发展所注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深厚的文化情怀。

    提升文化表达,构建特色品牌。梳理钱伟长、徐匡迪等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相关的珍贵素材,传承“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

    钱伟长与文化遗产——校领导参观现场

     

    钱伟长与文化遗产——主题海报





    上一条:关于上海大学第七届校园文化建设品牌的公示(公示已结束)

    下一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上海大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第四期)